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经验交流
调研研究 经验交流
坚持科研兴校 提升教学水平
湖北省应城市老年大学 胡海发
信息来源:省老年大学协会发布时间:2018-01-31浏览次数:5421责任编辑:沈劳轩

老年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是个新的课题,它与老年教育同步出现,并且随着老年大学发展而发展,我校也不例外。当十多年以前,学校刚刚创建,办学经历较短,而且作为县(市)级老年大学,条件有限,基础较差,处于艰苦创业、起步爬坡阶段,展开日常教学工作尚有困难,根本谈不上理论研究。后来经过多年办学实践,我校走过试水和摸索前行的历程,进入到大有起色的新阶段,理论研究也自然而然地提到了议事日程,逐步走上科研兴校之路,并在创建示范校活动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一、思想认识创新  高度重视科研

老年大学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起初,学校领导与教师,在要不要重视和抓好科学理论研究的问题上,认识并不统一。有的认为学校抓好教学和活动就行了,这是额外负担;有的以为科研要求高,难度大,这是高不可攀;有的觉得现在学校领导人手少、师资力量弱,日常工作都忙不过来,这是增加新的负担。

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我们注重引导领导和教师,首先在认识上创新,明确开展老年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并且开拓视野,理顺思路。一方面,使大家认识,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源泉,要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建成一流的老年大学,不仅要坚持实践创新,更要坚持理论创新,通过实践创新促进理论创新,运用理论研究指导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让大家看到,实践与理论,教学与科研是密不可分的。学校多年来,通过网络搜集和文字资料整理,已经积累了大量总结性经验型的教学与建校成果,不仅在校内外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而且对于解决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从而感受到平时总结经验,就是在丰富发展理论和开展科研,经验是对实践的总结,理论是对经验的升华,因而经验成为联结实践与理论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许多校领导和教师,已经把善于总结经验成为必修课和基本功,并在工作中边学边干边总结自己的经验,进而总结借鉴他人的经验,在总结经验中开拓思路、预判形势、把握规律、科学决策,完成将实践取得的经验升华为理论的过程。所以,开展老年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不是额外负担,不是高不可攀,不是增加新的负担,只会促进教学和学校全面工作,提升办学水平,从而使学校领导和教师逐步明确了开展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好处,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认识,并且付诸行动。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校进入特色办学、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大家实实在在地看到科研兴校、内涵发展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 真切地感受到理论研究“解渴”、“ 管用”,从而自觉而又积极地投入老年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工作之中。

十多年来,我校多次参加全国、本省课题研究、理论研讨会,举办校内教研活动。校领导和教师等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专班人员付出了大量精力,撰写和汇编的各类文稿200多万字。其中,撰写教学体会、经验性文章和论文130多篇,为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高峰论坛等选送论文20多篇,获得特别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优秀论文奖多篇,并在全国老年大学宣传工作研讨班作典型发言;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通讯》、全国《老年教育》杂志发表30多篇;在省老年大学协会、省老年大学和武汉老年大学会刊、校刊及学报上发表40多篇;为全省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校长培训班选送论文30多篇,有20多篇获奖或作典型发言:还在各级报刊和新闻媒体上发表了20多篇宣传我校的文章。

二、工作机制创新  科研落到实处

为了开展好老年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工作,我校按照全国和省老年大学协会的要求,学习借鉴资深老年大学的作法和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保障机制,使学校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机构。我校建立了教研室,专司老年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负责主办校刊、审编教材、制作视频课件、主持教研活动、组织课题研究、撰写理论文章、编印教学理论专著等。教研室与负责教学日常工作的教务处,人员交叉配备,分工又合作,工作相结合,确保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

——明确领导。领导投入很大精力抓科研,学校主要负责人任理论研究基地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主任。校领导积极参与,不仅动口,布署安排,而且动手动笔,亲自撰写的论文、科研报告和教学经验体会文章100多篇,且有一定的份量。

——落实人员。学校配好配齐了老年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工作专班人员,包括专职的校内资深教师和擅长写作人员,校外特邀的兼职科研人员共10多人,组成科研团队和写作班子。

——特聘顾问。学校前几年就聘请了全国和全省知名老年教育专家岳瑛和彭克敏,担任学校顾问,为办学出谋划策,在科研中,则成为特聘的好顾问,起到了很大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同时,通过网络链接、课题协作、走访取经,与省内外20多所老年大学开展校际交流,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办学经验、教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成果。

——搭建平台。主要通过办校报、板报、校刊、校网,编教材、理论专著,印诗集、画册、风采录、大事记,建荣誉室、挡案室、校史陈列室,组织参与各种课题研究和理论研讨及教研活动,为领导和教师搭建从事科学理论研究,能出多出科研成果的平台。

——保障经费。学校为科学理论研究工作安排办公室,配备电脑、打印、复印设备,保证课题经费和在校内外参加科研活动及编印资料文集的费用。近几年,每年用于科研的经费不少于5万多元。

三、办学理念创新  教学成果丰硕

我校在开展老年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创新办学理论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敢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并且重视科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思路越来越广,步子越迈越实,成效日益显现,步入科研兴校,特色办学,加快发展的轨道,可谓理论研究硕果累累,教育教学亮点多多。

一是探索老年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模式。我校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贴近老年的教育教学特色,简称“六老” 模式 。即传授“涉老”的教学内容、采取“适老”的教学方法、建设“贴老”的教师队伍、实施“便老”的管理方式、选用“悦老”的教材讲义、开设“为老”的校外班和远程教育,受到老年学员的欢迎,也得到同行的赞许与借鉴。

二是实施“1十x” 发展计划,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我市老年大学植根沃土,沐浴阳光,在党和政府关心重视,社会支持帮助下越办越好,“十二五”期间,学校规模发展形势喜人,实现校舍面积和学员人数两个翻番。现在整个校园占地10000平方米,教学和活动用房5500平方米,增加了一倍,成为县(市)级条件比较优越的老年大学。为了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除主校区增容扩班外,还在镇乡开办分校、在村和社区开设教学班,推动镇乡村和城市街道(社区) 老年教育发展。常年开设8类学科,20多个专业,50多门课程, 100多个教学班,校内老年社团20多个,2017年春季共有学员4100多人,比2010年的学员人数增加了一倍多,提高了老年教育的参与率。

三是拓展“互联网+老年教育”平台,开展老年远程教育。我校从2012年秋开设电脑网络、数字电视和电台广播等空中三大课堂,基本覆盖全市镇乡村和社区,有2万多老年人接受老年远程教育,扩大了老年教育的覆盖面。

四是显现文化亮点,打造人文品牌。我校重视打造校园人文品牌,包括制校徽、定校花、唱校歌、树校风、教风、学风和长者风范、办校刊、建校网、摄校专题片、拟校感召词、愿景词、树立校形象大使,推选感动校园风尚人物、寻找最好班级和最美学员、布置书画、摄影长廊、设立晚晴诗社、蒲阳剧社、开辟“校园清风”宣传栏、师生互动展示橱窗、打造“夕阳欢歌”综合文艺品牌、举办“老年文化体育艺术节” 、校庆活动、建立校史陈列室等二十多个品牌及亮点,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和精神内涵,提高品位,大大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知名度。

五是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加快内涵发展步伐。在老年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推动下,学校特色兴校、内涵发展成绩十分显著,其中最为鲜明和富有学校个性的特色包括:老年社团组织与教学组织紧密结合,形成校会合一、班会合一,老年学教与老年文体活动互相结合的模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异常活跃的网络文化;富有创新和探索意义的老年学员党建工作,校内学员党组织键全,活动经常,还在学校发展3名老年学员入党;学为结合,服务社会,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活跃网坛,积极发声,创建“共同的博客”知名品牌达8年之久,老年学员纷纷建言献策,网上发帖6000多篇(条),近几年印制纸质博客文集5册,85万多字,分送给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市委书记称赞老年大学师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了释疑解惑、活血化淤作用;在深化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参谋智囊作用。市长说,老年大学是全市社会生活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六是跻身先进行列,发挥示范作用。学校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应城市和孝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孝感市离退休干部五好党支部、省级示范学校、全省老年大学先进集体、全省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老年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入选参与“五个十工程”县(市)校项目,获评全国示范老年大学,跻身全国、全省老年大学先进行列,成为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办学效果较好,起到示范作用的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