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漫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长廊 > 学苑漫谈
视频之窗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摄影作品 诗词赏析 学苑漫谈
忆红山
花鸟二年级一班王显斌
信息来源:宣传调研处发布时间:2021-10-08浏览次数:2371责任编辑:王松

离别四十年,今日回红山。

汽车奔驰在老河口去往石花的路上。我微闭双眼,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昔日三线红红火火建设的画面,一幅幅映入我的眼帘......

红山建设是以老兵工冯春起为首的新厂筹备组,钻山沟,爬大山,靠山近水,选址定点,历尽艰险;南河滩搭蓆棚,因陋就简,开始快上大干;大批的军工战士,从太原、从西安、从东北云集红山;湖北的蕲春、汉阳、浠水、安陆各县,派出民工团前来支援;地勘院、省一建等专业人员也都来现场勘探,大批的解放军也奉命进山参战。红山这片原本寂静的山峦,刹时间热闹非凡。那个时候,红山建设工地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人人流血流汗,个个争当先进。那开山的炮声,打夯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新到火车汽车的鸣笛声,还有那广播、大喇叭声音交织一团,恰似一首壮丽的诗篇,整个红山建设工地天天都在变,一天一个样......

还有那红山男女老少齐动员,搬砖上山修工厂围墙的动人场面,七五年抗洪抢险的战斗局面,更有我和候志宏主任,带领车间职工,在行政区和家属院安装上下水管道的画面,在俱乐部安装了1902个座椅。啊!好一派“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宏大现场,好像就在昨天。我们这一代老红山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分昼夜地干,一月才休一天,拼死拼活也要提前把红山工厂建设好,好让毛主席他老人家能够睡的安然,让我们党的三线建设的宏伟蓝图早点实现。

近乡情怯,汽车已来到我的故居23号楼。老邻居小付已在楼上激动地高喊(她因工厂搬迁时已经退休,故地难舍,没有随迁)。小付热情与我寒暄,并陪同在工厂旧址转了一圈,厂房、宿舍、学校、商店,还有那办公楼、俱乐部都没了往日的热闹景象。

这次重游红山,我感受很深,今日的谷城和红山,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党中央“三线调迁”东风的沐浴中,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1958年,动工兴建的南河电站,仍然涛声依旧,浪花四溅,默默地发电,利国利民。就在电站下边,蘑菇石的对面,修起了长蛇般的堤岸,在昔日通向国庆大队的渡口,又建了一座新坝,栏起了一池清水,也在向国家电网输送清洁能源。

谷城县正在抓小三峡全流域旅游业的兴建。从石花到南河大坝,到处都在新建各项配套设施。就连当年进山的鸭子口之巅,也建起热闹的商业街道。原来黑瓦、草房的日光大队早已不见,现在是从东到西一条长街,全是新建的楼房,十分壮观。有人告诉我,谷城已由过去的山区贫困县变成了富裕县。

我听说,当年国家宣布红山缓建,几代工厂领导都在苦苦寻找求索,想方设法把工厂军转民,来保全国家财产,为工厂寻找新的出路。他们用厂里凉水泉的甘泉生产过味道品质皆不一般“隆中牌”啤酒,也曾兴建投产过硫酸钡生产线。然而,这些都没能撑得起那大个红山。最后,红山被列入三线调迁,整体搬往襄樊。在风景优美的襄樊,老红山转型更名为华中制药厂,建设了亚洲最大的维生素b1生产线,还有制剂车间,可生产的针剂、片剂、胶囊等,是中国最早、世界最大的维生素 B1 原料生产商,产品大量出口,效益可观。工厂又和湖北制药厂一起组建了“华中药业集团”,医药制剂发展迅速,已拥有维生素类、抗生素类、心血管类、解热镇痛类等近百种品种规格的产品,生产规模到达100亿片粒,有足够的市场供应能力,成为集医药产品的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制药企业。老红山在华药集团焕发了新的活力,集团属兵器部管,成为全国军转民的典范,也为湖北的药业生产闯出了一片新天。

我坚信,谷城和华药的明天会更好,一定会为民族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呼吁,老红山的老哥老姐、老弟老妹们,趁着腿脚还灵便,赶快回去看看,顺便也为谷城旅游出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