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漫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长廊 > 学苑漫谈
视频之窗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摄影作品 诗词赏析 学苑漫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信息来源:宣传调研处发布时间:2019-12-24浏览次数:5327责任编辑:沈劳轩

五年前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远离了繁忙,也少了许多应酬。为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弥补年轻时不能系统读书学习的缺憾,我便来到省老年大学,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我从小喜欢古文,所以就参加了古代散文赏析班的学习,具体学习《古文观止》精选篇目。一年来,任课老师吴跃平教授带领我们徜徉在浩瀚的国学知识海洋中,赏文章精华,析精品内涵,真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在年少时正逢“文革”,国家动乱,无书可读,所学甚少。参加工作后,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四十余年,边干边学,应对性、应景性学习多,系统性、专业性学习少。踏入老年大学校门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找到了久违的感觉。随着吴教授对每篇课文的详细解析,我们已经涉猎了大量的古文经典,着实感觉到受益匪浅。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绵绵不绝,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我们体会到,凡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成果的集中反映。国家兴盛,人民安居,便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之颂;国家衰弱,家破人亡,便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吟。历代政治人物、鸿儒硕学通过讲学、游历、集会、辩论等多种形式,记录下来的史料所承载的文学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形成了一座座文学艺术的高峰,令后世叹为观止,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文章中许多生动的历史事件通过提炼,演变为言简意赅的成语,为后人所接受与应用,成为引经据典说明事理的文章素材。其中蕴涵着的深刻道理,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传承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也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座右铭。

在《古文观止》的一些篇目中,作者多侧面地记录和展示了先贤们的人格魅力,也是可圈可点。司马迁遭腐刑而不失志,尽忠敬业,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宏篇巨著《史记》的编撰;刘禹锡遭贬谪,身居陋室而乐在其中,写下了兴味盎然的《陋室铭》;初唐四杰的王勃,纪录了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文人墨客们在一起饮饯行酒、抒报国情的盛况,并把宏伟壮丽的滕王阁楼介绍给世界。令人叫绝的《滕王阁序》写得文彩飞扬。在没有电脑手机网络的时代,天才少年王勃博学强记,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说明事理又是那样的严丝合缝,令人折服;还有李斯以案说理言逐客,魏征进谏忠不惧死,诸葛鞠躬尽瘁扶后主,李密陈情孝感天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忠于国家、孝敬老人、勤学精神和做人风骨等等,同样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与传承,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生命短暂,俯仰一世。人不可能通过亲力亲为来获取所有的知识,大多数知识都是通过间接学习获得的。人退休了虽无案牍之劳形,但作为一名党员一个社会的人,有初心也有责任,为伟大民族的复兴奉献绵薄力量。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接受新事物,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是我们终身的追求。让我们在求知的路上走得更远,让我们在美好生活中去领略晚年生活的绚烂阳光。

                                                               (省老年大学古代散文赏析一年级班 赵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