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底,新华社记者李伟用时20多天,调研采访了省老年大学、襄阳市老年大学等13所省、市、县、镇老年大学,肯定我省在加强老年大学建设、构筑文化养老发展平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上所做的工作,以我省老年大学建设推动文化养老为切入口,提出了加强老年大学建设、破解文化养老难题的思考,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后,又以《老年大学叫座,教育养老喊“饿”》在《半月谈》2018年第8期发表。全文转载如下,供大家参阅。
老年大学叫座,教育养老喊“饿”
新华社记者 李伟
湖北省老年大学新学期报名时火爆场面
老年大学正成为老年群体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但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老年大学供需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亟待补齐行业指导管理存分歧、多元投入仍不足、基层延伸不够远等短板。
老年大学成为教育养老重要平台
在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老年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内座无虚席,老人们神情专注地上着课。
“老年大学开设思想道德、养生保健、职业技能、家庭理财等10个专业,288个教学班,1万多名老年人在校学习活动,满班满员地排课,已是一座难求了。”湖北省老年大学负责同志说。
在湖北黄冈市黄梅县老年大学,61岁的汪李荣每天到校坚持一小时隶书学习,“通过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更认识了新朋友,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的学习园地、交友平台、康健乐园”。
在湖北宜昌、鄂州等地,不少老人吐露心声:年轻时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退休了,就想多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追上时代的步伐。
半月谈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学员一学期报几门课,有的人一周有5天在学校里。为防止学员占座,在葛洲坝集团老年大学最抢手的声乐班,学校不得不提前根据学员视力等诸多因素,将学员座位固定。
湖北以抓省级示范推动市县区老年大学建设,逐步向乡镇推进。目前,全省新建、改扩建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2336所,注册学员40多万人。
老年大学发展面临三大瓶颈
全国老龄化程度的平均水平已达到16.7%,老年大学(学校)发展到约6万所。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只有7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大学等机构学习。
老年教育比中小学或高等教育起步晚,还存在管理上的分歧,各部门对老年大学的工作缺乏系统性。
办学条件不足、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仍然在制约老年大学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人占人口比例达到20%以上。
湖北省委老干部局局长马在学介绍,湖北省每年拿出2000万元扶持基层老年大学建设,推动全省新建、改扩建省市县三级老年大学91所,但湖北登记在册就读老年大学的只占全省老年人的3%,办学条件远远没有满足要求。
老年大学不具营利性,导致老年大学投入不能够满足需要,教育资源仍然十分紧张。在孝感市老年大学,教师授课课酬每次从70元至180元不等,远远低于市场价。因此,不少老年大学更多的只能返聘已退休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来兼职一两次就不会再来了,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根本请不起”。
湖北省老年大学是湖北省老年群体追逐的“名校”,一些老年人宁愿多转几趟公交也要前来报名上学。虽然一些区、街道也有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但条件不足,部分老人只能舍近求远。这一“择校热”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
依托老年大学完善教育养老体系
湖北襄阳市老年大学校长刘德政坦言,大家对小学幼儿园教育都很重视,但对老年教育重视还不够,建议社会凝聚共识,合力统筹资源。
理顺老年大学管理指导体系,要解决好主管与主办的问题,主管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管,主办可以多元化。探索投资本主体多元化,在县级以下集聚社会力量投入办学。
马在学建议,发展老年大学既要抓示范骨干,也要向下延伸,探索建立老年学校的教学点、分校,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上学,缓解“择校热”。
“延伸到县市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市、县老年大学高层次师资匮乏,相关专业教学水平难以提升等问题。”湖北应城市老年大学校长胡幼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