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纵览
党建动态 理论学习 党史纵览 组织建设
老一辈革命家“妙”讲党课
信息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发布时间:2019-08-20浏览次数:9454责任编辑:沈劳轩

党课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光荣传统,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法宝。回首党走过的峥嵘岁月,老一辈革命家不拘一格讲党课,效果很好,党课学习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茁壮成长。



毛泽东妙喻拈来深入浅出


  在老一辈革命家里,毛泽东无疑是讲党课的高手。他总是那样高屋建瓴、说理透彻,并密切联系中国革命斗争实际权威讲解,同时尤为注意语言艺术,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深受听者的欢迎。

  毛泽东善于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激起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他强调“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他指出:“在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教员也要跟学生学,不能光教学生……就是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

  一次在夜校给工人上课时,毛泽东先在黑板上写下“工人”两个大字,然后对工人们说,好些工友埋怨自己命苦,说工人没出息,其实,说起来工人的力量最大。他提高声音说,大家不是说天最大吗?什么是“天”?他指着黑板上写好的“工人”两个大字说:“大家看,‘工’‘人’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天’。”他边说边在黑板上把“工”和“人”两个字上下连起写出一个“天”字,又指着“天”字启发工人们说,大家都说工人没出息,我看工人是大有出息,关键是要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力量大如天。



周恩来生日之际剖析警示


  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风起云涌之时,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身负重任,工作战斗在陪都重庆。这年3月5日,他迎来了45岁生日。一直以来,他都保守着自己生日的秘密。

    在周恩来生日前夕,一位知情的老同志不小心走漏了“风声”。同志们得知后,暗暗商量要好好庆祝一番。

  当时,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周恩来正组织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的干部开展整风学习活动。生日那天,周恩来不仅拒绝了大家的一番好意,而且还借此机会,向大家回顾了自己45年来的人生路,诚恳地作了一场自我反省报告,给大家上了一堂启迪颇多、引人入胜的党课。

  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幼年时,他的生母、嗣母相继离世,家庭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他稚嫩的肩上。家庭的没落、世态的炎凉,使周恩来很快成熟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成为天津爱国学生运动的领袖。之后,他负笈东瀛,旅居欧洲,比较各种学说,确立了以共产主义为终身信仰。回国后,他参与创建黄埔军校,参加北伐东征,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指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夺取政权第一枪。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他无役不与,他的经历几乎就是中国革命的缩影。

  值此四十五岁寿辰之际,周恩来简要回顾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深刻剖析了自己的性格弱点,以反躬自省的精神为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了一个谦诚平淡的总结,并检讨自己“理论修养不够,有些事务主义的作风”。他坦诚地说:“我参加革命迄今廿余年,经实际斗争的锻炼,培养了一些工作能力。但由于母教的过分仁慈礼让,使自己也带有几分女性仁慈,如看见杀狗或杀其他生物总觉难过,缺乏一种顽强和野性,故对于党内错误路线的斗争,往往走向调和主义……”这种直视自己弱点的胸怀,深深感动了在场的青年,大家受益颇深。


 

陈云洞房花烛难忘一课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在这里,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与陕北公学的女学生于若木相识、相知、相爱。

  1938年3月,陈云与于若木幸福地结婚了。那一年,陈云33岁,于若木19岁。他们的婚礼十分简朴。陈云只花了一块钱,买了些糖果、花生,请中央组织部的同志们来热闹了一下,就算是婚礼了。

  对于年长自己14岁、政治理论水平颇高的丈夫,于若木十分崇敬、也十分满意,在写给自己兄长的信中,她称赞陈云:“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做事负责任,从不随便,脾气很好,用理性处理问题而不是感情用事。”婚礼之后,陈云专门用了几个晚上给自己的新娘讲起了党史。煤油灯映照着窑洞雪白的墙,窗户上贴的红双喜字放着红光。窑洞的炕上放着一张小炕桌,炕桌一边坐着陈云,一边坐着于若木。

  陈云是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由于对党的历史非常熟悉并有深刻的理解,因此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讲大革命失败后盲动错误给党造成的损失;讲向忠发、顾顺章叛变对党中央的威胁;讲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讲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挽救;等等。于若木严肃认真、聚精会神地听着。虽然她不是新党员,但却是第一次如此系统地接受党史教育,而且陈云讲得那样的生动、那样的深刻。她听到了许多前所未闻的对敌斗争的故事,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党内斗争的情况,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性质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献身的信念。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