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纵览
党建动态 理论学习 党史纵览 组织建设
走进梁家河——他是黄土地的儿子
记者 卫 庶 赵鹏飞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05-17浏览次数:11249责任编辑:沈劳轩

梁家河,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小小的村落。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


5月2日,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首发。


4月以来,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武昌和一干画家展开了百米长卷《情系梁家河》美术作品的采风创作。


“这是为了让更多人直观了解总书记青年时期奋斗故事和梁家河村数十年来发展变化。”站在梁家河村知青窑洞门口,张武昌说。


从梁家河的山山水水中找到当代中国思想的源头,这也是记者走访梁家河的原因。


图为习近平住过的土窑洞。

  记者 赵鹏飞摄


温暖的土窑洞


初夏的暖阳梳理着静静的梁家河村。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蜿蜒而过,岸边散落着依山而建的窑洞。窑洞外,昔日峭立的黄土山如今已被植被覆盖,满目葱绿。


村民张青远家,是习近平当年到梁家河的第一个住处。当时有15位知青分到梁家河大队,其中习近平等6位分在二队。


“最右边的是插队知青当年的住处。”张青远的妻子刘金莲指着院子里一线三孔窑洞说。窑洞里,面积不大的土炕上整齐摆放着六床被子。“炕的一边连着灶台,炕下留有烟道与窑洞顶部的烟囱连接,烧火做饭的时候炕也就烧热了。习近平他们6人就挤在一个炕上。”刘金莲说,知青雷平生睡炕头,习近平就睡在他的旁边。


梁家河的土窑洞,成了年仅15岁的习近平在陕北温暖的家。


习近平曾在一篇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提到在农村要过“四大关”,就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


“近平以前在北京生活,没被虱子咬过,刚来梁家河的时候,腿上经常被虱子咬得红肿一大片,奇痒无比。在地里劳动时,大家都把裤腿挽起来,我就看到他的小腿上到处都是被虱子咬的红疙瘩,有的刚结痂,有的痂被挠掉,还往外渗着血。”村民石春阳说:“过了一段时间,近平就不怕虱子了,像我们农村人一样,对虱子的毒素产生了抵抗力,就算被虱子咬了,红肿也没那么严重了。”


“饮食关”,主要是粗粮多、蔬菜少。“我们不会粗粮细作,加上没有油水,肚子里总是感觉空空的。”据雷平生回忆说,梁家河后队的老乡都很同情和理解这些知青,也从没有拒绝给他们“挖”一碗酸菜。


“近平干活不惜力,从挣6分,到挣7分、8分、9分、10分……10分是一个农村壮劳力一天的工分。”石春阳说,后来,知青们学会了说陕北话,干陕北农活也越来越拿手了。


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


在知青旧居三号院知青窑洞——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的最后一个住处,陈列着《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中世纪史》《列宁论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华盖集》《史记选注》等二三十本书。


“他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那时的煤油灯很简陋,是在用完的墨水瓶里灌上煤油,瓶口插个铅筒,再插上灯芯,点燃了照明。他拿本书,凑着那点儿亮光看,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这样,近平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村民王宪平说。


“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现在回忆起来,近平他们住的那个窑洞特别温暖,也特别神奇,就像是知识的宝库。”村民武晖回忆说。


“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雷平生说,习近平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同时,他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跟别人进行讨论。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对比,有分析,不但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正所谓“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雷平生确信,“直到今天,近平依然保持着40多年前养成的学习习惯”。


后来成为总书记的习近平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陕北高原是根


40多年前的陕北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劳动十分辛苦。“最初,北京知青们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不少人都想离开,很多知青也确实早早地就离开了。”王宪平说。


从1969年到1975年,习近平一共在梁家河待了7年时间,是15个知青中插队时间最长的。


后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对于我们那一代人来说,可以说插队就是我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陕北老乡都是善良的,他们没有因为我们是‘黑帮子弟’而另眼相看。”知青孔丹认为。


“在这7年时间内,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曾与习近平住同一孔窑洞的知青王燕生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砺练和成长过程,没有“天生伟大”。后来,习近平在接受采访时,也讲到过刚插队时的迷茫和后来的转变。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思想关”。


“1972年到1973年这两年,是近平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武晖说,“我记得近平跟我聊过:‘我为什么就不能在梁家河扎根呢?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呢?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可以说,近平那个时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开始奠定了。”


“当年在窑洞里,近平有一次跟我拉话时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他真的是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王宪平说。


习近平曾深情地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心一直留在的地方


“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两本书介绍了总书记当年插队期间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感人至深。”深受感动的张武昌对记者说,“两个月来,我们吃住在村里,就是为了更好地搜集素材,努力创作一幅再现历史、群众满意的美术作品,要让梁家河老百姓看后觉得这就是当年的场景。”


“近平没过多久就适应了陕北农村的生活。”石春阳继续回忆说,因为劳动突出,跟群众关系好,习近平被延川县委抽调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驻点。


在赵家河,有个修厕所的故事至今被人称道。一次,知青陶海粟到赵家河,看见习近平自己一个人正在翻修一个旧厕所。农村的厕所,不分男女,又脏又臭,陶海粟说:“近平,这个活儿你干不了。”习近平说:“总得有人修!”这样,习近平把这个旧厕所翻修一新,而且建成了赵家河村有史以来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


后来,冯家坪公社对赵家河的整队工作很满意,要留习近平继续工作,但文安驿公社不同意,硬把他要了回去,当梁家河大队的支部书记。


“近平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沼气。他到四川去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回来以后结合我们延川当地的气候进行研究、施工,在知青住的院子旁边挖了一个沼气坑,用水泥打成池子。”石春阳说,梁家河点燃了陕北第一盏沼气灯。


当时的梁家河,山多地少,老百姓吃不饱饭,修建坝田和梯田能增加土地面积,多打粮食。“近平当了支书以后,带领社员们在村里的沟口打了一个淤地坝。”王宪平说,计划这个事情之初,大家并不支持。因为这个坝的位置在正沟——也就是通往村里一条必经之路上,在下大雨的时候,这里的水势是最大的。“几百年来,这个位置都没修过淤地坝。村里人多数思想比较保守,认为老祖宗没干成的事,咱肯定也干不成。”


为了打消大家的担忧,习近平一直给村里人做工作:这里打上坝,增加这么大面积的水浇地,以后梁家河的子子孙孙都会受益。咱说啥也得干成这个事!


打坝期间,习近平起早贪黑,不仅一直在第一线指挥,也一直在第一线劳动,铲土、打夯、搬大块石头砌堤围,把精力都放在这个工程上了。淤地坝建好以后,确实很坚固,夏季的洪水能够顺利地从泄洪沟流走。


“这块地至今仍是村里面积最大、最好的一块地。”王宪平说。记者在梁家河沟口的淤地坝看到,五六十亩土地被划分成若干个细分区域,每个区域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包括红薯、豇豆、花生等;一旁石砌的泄洪沟静静地躺着,仿佛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1973年至1974年,我参加了这儿的打坝,周围好几个村子的村民都参加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如今,40多年过去,这一大片地仍在生产粮食,造福村民。”正在地里种花生的69岁村民王毅动情地说。


“近平在当梁家河村支书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村里人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有灌溉井,有铁业社,有缝纫社,有代销点,有磨坊……原来一到青黄不接时就全村出动出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在近平一年多的带领下,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当年曾与习近平住同一孔窑洞的知青戴明说。


“近平说:‘当年我人离开了梁家河,但是我的心一直留在这里。’其实我所理解的‘这里’,并不是单指我们梁家河,而是指我们中国每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每一个平凡的老百姓。”王宪平这样认为。


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梁家河时期的青年习近平就注意熟读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在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些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是要求和鼓励学习的,也是近平反复阅读学习过的。”雷平生回忆说,习近平每次去“五七”干校探亲或外出,总能带回来一些新书。有一次,他带回来厚厚一本郭大力和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躺在炕上专注地阅读。过后,他对我议论起这部著作,谈了很多关于《资本论》不同版本沿革的知识,说《资本论》的翻译版本研究很重要,并特别推崇郭大力和王亚南这个译本。他说,这两位翻译家同时也是社会学者,一生矢志不渝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到中国来,他们一生都在做这件事。习近平讲到他们的执著和毅力,即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矢志以恒,一以贯之,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夙愿。


雷平生说,习近平读哲学书籍,主要还是读马列主义哲学。他下了很大功夫去阅读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与青年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和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插队期间,习近平多次写了入党申请书,积极要求进步。“他反反复复写入党申请书,交到组织上很多次,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冷遇,主要原因就是他父亲习仲勋的所谓‘问题’。”王宪平说,但是习近平没有放弃,他一次又一次地写入党申请书。而且,他工作努力,群众反映很好,完全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习近平终于入了党。


习近平说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思想和实践的起点


回望梁家河,习近平曾经讲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梁家河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的地方。”张武昌以艺术家的敏感这样说。


“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习近平这样说过。


“近平离开中学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在梁家河,虽然艰难困苦,但这段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也让他从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由此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这可是哪一所高等学府、哪一座象牙塔里都学不到的真东西。”王宪平认为。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时深情地说:“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为群众做实事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陶海粟认为,对于习近平来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什么被灌输的教导,而是早在陕北7年里,在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时艰中,就油然而生的、铸入血液中的信念。对他来说,这不是自己升迁业绩的筹码,而是没有其他任何兴趣能够替代的人生乐事。


1969年1月曾与习近平坐同一趟知青专列到延川县插队的知青艾平认为,梁家河的经历让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国最广阔的土地上,扎在最广阔的人民群众基础上。习近平在农村扎根7年,深深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举措都非常务实,着眼于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今天的梁家河人已经阔步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17年梁家河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20万元,比上年增加15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0826元,比上年增长15.7%。


“变化一天一个样,过上了祖祖辈辈梦想的生活。”一位村民对记者说。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著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