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纵览
党建动态 理论学习 党史纵览 组织建设
粟裕决战孟良崮
信息来源:人民网发布时间:2017-08-15浏览次数:9541责任编辑:沈劳轩

王建柱

70年前,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大举进攻,粟裕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魄,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王牌整编第74师,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扭转了华东战局,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陈毅:“粟司令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

1947年,刚满40岁的粟裕,作为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可谓意气风发。殊不知,此时的粟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蒋介石调集了国民党45万精锐大军,目的是要把陈毅、粟裕率领的华野赶过黄河,赶出山东。此时粟裕进退两难:撤退,正中蒋介石下怀;硬碰硬去打,没有必胜把握。怎么办?

粟裕天天研究地图,终于想出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那就是:打打停停,和国民党军在沂蒙山区捉迷藏、兜圈子,在反复的迂回穿插中寻找战机。我华野或东或西,或南或北,与敌人兜了两个多月的圈子,把国民党负责山东“剿共”的顾祝同和汤恩伯转悠得极不耐烦,他们调集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对我华野主力发起攻击。

粟裕决心调集全部主力围歼整编第74师。他马不停蹄地向华野各纵队下达战斗命令。6纵队副司令员皮定均曾在淮阴战役中吃过张灵甫的苦头,眼看报仇的机会到了,纵队司令部一片欢腾。不过,粟裕的这个想法即使从今天来看也是很冒险的:就算华野的9个纵队围住了整编第74师,但40万国民党大军在外围虎视眈眈,如果华野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结束战斗——全歼整编第74师,那么,外面的40万国民党军队必然会反过来把华野合围住。到时里应外合,华野势必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

陈毅与粟裕俩人在新四军时期就已经开始合作。陈毅身为华野司令兼政委,对这位老部下的能力深信不疑,就把最重要的战役指挥权全盘交给了副司令粟裕,陈毅坚定而充满自信地说“粟司令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当粟裕把围歼整编第74师的想法告诉陈毅后,陈毅把帽子往桌上一摔说:“我不走了,就打74师吧。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此前,张灵甫曾指挥整编第74师充当先锋,对华野连战连捷,迫使华野退出两淮进入山东。蒋介石对此非常满意。对粟裕这个对手,张灵甫有些轻敌,他此刻的注意力全在自己人身上。进入沂蒙山区后,整编第74师的优势无法得到发挥——张灵甫是希望把主力控制在平原地区,但上级的命令他必须遵守。为此他曾经发过牢骚:“我是重装备部队,在平原作战,我的炮火能发挥威力,陈毅的二三十万人都来打我,我也能应付。现在让我进入山区作战,等于牵着水牛上石头山,跟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看吧!”也许,这只是一句气话,但看得出,张灵甫对敌我双方的态势,心里还是很清楚的。但身为职业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就这样,他一步一步地走进了解放军的包围圈。

抢得先机切断敌军后路

为了吃掉整编第74师,粟裕拿出了华野全部的9个主力纵队。20多万部队星夜兼程,用最快的速度穿插运动,向整编第74师靠拢。由于情报可靠,各纵队的穿插路线极为精确,不知不觉就把整编第74师从国民党军的大部队里孤立出来,切断了它与友军的联系。但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一个谁也没有预料到的突发事件差一点就让这次大规模战役泡了汤。

1947年5月13日晚7点多,华野1纵开始在整编第74师与国民党军整编第25师之间穿插。就在1纵向纵深前进时,整编第74师与他们不期而遇。一个在山岗上,一个在山坡下,两军相向而行。两支敌对的军队在同一座山上行军,居然相安无事、各走各路,成就了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张灵甫以为这支部队是友军,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他哪能料到这支部队竟然是解放军呢!

5月14日,战斗正式打响。几个小时之后,张灵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他的整编第74师拉上了孟良崮。沂蒙当地人把又高又平的山头称为“崮”,部队拉上孟良崮,好处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所有的敌情都能尽收眼底,但坏处是一旦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就只有死路一条。善用奇兵、胆略过人的张灵甫,决心以自己为诱饵吸引华野主力。

粟裕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也不禁暗中佩服这个老对手的勇气和决心。但这个方法要取得成功,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整编第74师要能够坚守足够长的时间,并且周围的援军也要能够及时赶来。如果能,就是里应外合,佳谋天成;如果不能,其结果极有可能造成瓮中捉鳖、坐以待毙。面对张灵甫摆出的这步棋,用兵一向谨慎的粟裕此刻已经别无选择,他只能命令部队全力进攻,尽量用最快的时间吃掉整编第74师!

不过,张灵甫也隐隐感到被包围的危险,所以他事先给自己留下了一招摆脱困境的后手,这就是派部队控制住孟良崮旁边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镇——垛庄。这个镇子虽小,但却是整编第74师与后方大部队联系的战略要地。张灵甫派了一个团驻守于此,一旦战局不利,便可以迅速通过这里与大部队会合,做到可进可退,到那时,粟裕纵有三头六臂,也只能徒呼奈何。张灵甫想得不错,却没料到他的对手也想到了这一点,而且行动比他更快。长期以来,每当作战,粟裕最大的爱好就是背地图,战场上的一草一木,每一座桥梁、每一条壕沟,都不落下,而且还要实地勘察,把战场附近的地形记得烂熟于心,并要求部下也要做到。此时面对张灵甫的后手,粟裕早已有了对策,他令旗一挥,命令隐蔽在鲁南待命的华野6纵星夜兼程直扑垛庄。5月15日拂晓,6纵攻占下了垛庄,这样,华野对整编第74师的合围全部完成。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整编第74师开始拼命了,战斗中,我军的伤亡很大。敌人的意图不仅是要救出张灵甫和整编第74师,同时要乘机全歼华野主力。因此对陈毅、粟裕来说,当务之急是用最快的速度歼灭整编第74师,否则时间一旦拖长,就有可能反遭灭顶之灾。此时一向谦和文雅的粟裕急了,他对各纵队司令们说:“哪怕纵队打光了,只要能把敌人消灭也在所不惜……谁攻上孟良崮,谁就是英雄!现在只有冲锋,后退就是死亡!”

相比之下,张灵甫虽然也是名将,却犯下了一系列致命性的错误。垛庄失守,张灵甫心里一惊,却不以为然,毕竟自己装备精良,友军又近在咫尺,就算自己被合围了,仗着整编第74师超强的装备和战斗力,坚持到援军到来应该不在话下。但他却忘了,孟良崮是石山,在坚硬的岩石上无法构筑工事,他的部队只能暴露在华野密集的火力之下,一发炮弹打过来,溅起的每一块石头都有致命的危险。

张灵甫还犯下了另外一个最严重的错误:他忘记了离他最近的援军是国民党整编第83师,师长是李天霞。张灵甫和李天霞同为黄埔毕业,又同是第74军(整编第74师前身)军长王耀武的亲信。不过此前,他们俩人为了争夺整编第74师师长的位置曾明争暗斗,结果张灵甫把李天霞挤了下去,李天霞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当张灵甫在孟良崮上苦苦鏖战时,李天霞虽然只距离他仅有10公里,但是李天霞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一个连前进到孟良崮东侧,余部则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张灵甫挨打。

尽管李天霞消极以对,但张灵甫的另一支援兵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却极力援救张灵甫,全速向华野阻援部队发起攻击。华野攻击部队伤亡越来越大,弹药补给也出现了困难。已经有指挥员提出:停止攻击,撤出战斗,以防被敌人包了饺子……粟裕清楚,此刻决定战局走向的只有指挥员的决心。他下令任何人不准撤退,24小时内必须拿下孟良崮。最后的总攻是5月16日凌晨发起的,这场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16个小时才结束。华野最终攻占孟良崮,张灵甫阵亡,整编第74师宣告覆灭。

整编第74师的覆灭以及张灵甫殒命的消息,像晴天霹雳震撼了国民党统治中心,蒋介石哀叹“这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痛心、最可婉惜的一件事”。而此战役也成就了粟裕“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