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精神 > 领导讲话
党政要闻 领导讲话 政策法规
老干部工作者要争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信息来源:省委老干部局调研处发布时间:2014-12-15浏览次数:7355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省委老干部局主持工作副局长  马在学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进行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得到了广泛响应,全国各地通过开展讨论研究、典型宣传、活动组织,生动展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好画卷。我局通过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向机关干部推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党史著作《苦难辉煌》、余秋雨的《君子之道》,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我结合个人学习,简单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
    去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一段精辟论述实际上为我们回答了为什么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第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新态势的需要。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表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军事领域,也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最终能否取得胜利,我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文化。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写到“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一个国家的语言是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对思想文化领域没有引起根本重视,甚至是有些忽视。据北大教授王岳川介绍,20世纪的100年来,中国学会了“拿来主义”,而且是全盘地“拿来”。这个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而西方翻译中国20世纪著作仅仅千余种,且现代中国学者的著作微乎其微。近些年来,中国出版物出口年创汇4000万美元左右,而进口用汇则达2亿多美元。仅在版权贸易方面,引进和输出比例达15:1。这种巨大的文化交流逆差令人震惊。虽然近两年来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面对西方强势思想文化渗透和分化战略图谋的步步紧逼,面对我国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转型时期各种思潮的纷繁复杂,迫切需要我们解决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单向透支”和“文化赤字”现象,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第二,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改革是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制度安排是价值取向的体现。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制度的独立性也就失去了根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首先解决好价值体系的问题,特别是要构建起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诚信是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基石。当前,在我国法治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讲诚信的现象。毒奶粉、地沟油、黑心棉、以次充好、虚假广告、钓鱼短信、假冒伪劣等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不断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也极大地抹黑了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形象。当市场上的不诚信行为愈演愈烈、逐渐泛化之后,其损害的就不仅仅只是某个阶层的利益,整个社会都难逃其害。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变得势在必行、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只有让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让诚信归位,让商人找回良心,让百姓安心,才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诚信环境。
    第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和引领。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树立起一座精神灯塔,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指引全国各族人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更好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第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价值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集中表达,其包含的三个层面的内容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它把价值观领域的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共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创造。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人们坚定共同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弘扬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们焕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上来;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不断升华思想道德境界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时强调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抓好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新力和影响力,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要准确理解和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对其本质特征、丰富内涵和基本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第一是要知晓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价值”一词有多种含义。经济学讲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伦理学层面的价值是指满足人的美感需要方面的有用性。我们所要讲的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同主体及其需要相适合、相一致或者相接近的关系。价值的大小,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大小。价值观是主体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核心价值观,则是一个社会中起主导、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念,也是一个社会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是一个社会最重要、最根本、最能集中反映最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共识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的好、走的远、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人就没有精气神,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行动。
    第二,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一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价值目标的概括,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概括,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公民个人行为选择价值准则的概括,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这三个层面每一个关键词的深刻含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中有详细介绍,我不再赘述。
    第三,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来源。概括地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富强,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自由、平等、公正,是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相协调的自由、平等、公正;二是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借鉴和吸收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四是探索总结和提炼了几十年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实践,集中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第四,要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所谓普世价值观的区别。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具体的、历史的。如前所述,价值观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着本质的不同。所谓世界普世价值观是一种思潮,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普世价值,我们更不会承认或探索所谓的普世价值观。西方霸权国家和敌对势力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美其名为“普世价值”,竭力在中国“布道”、推销,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和指导地位,这是别有用心企图分化或者攻击我们。即使是“自由、平等、法治”,在统一制度下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制度之间,对其理解更是存在本质区别。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并批判其危害,还要遵循“打铁还要自身硬”的逻辑,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
    第五,我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问卷调查情况。前不久,我局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在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你最关注的有哪些?”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关注度最高的是“诚信”,关注度最低的是“自由”,关注度比较高的是“爱国、诚信、法治、民主、公正、文明、敬业”。爱国是衡量个人与国家价值关系的准则,中国如此,文明国家都是如此,高喊爱国主义在全球都是主流;诚信是做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规则和生命线;法治体现政府公信力水平,与人治相对立;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正与效率相辅相成,公正首先是社会的公正;文明实际上是人类发展的极点,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敬业就是用敬畏、敬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大家对某些词关注度越高,表明对于这些词的认可和期望越大,就越是能够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奋发有为、攻坚克难、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力量。这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关注度最低的是“自由”,这一方面说明调查对象不太关注自由的问题,另一方面说明作为中国公民已经享受到了比较充分的自由。 
    三、老干部工作者要争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和省委强调老干部工作要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这就要求老干部工作者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争当表率。
   第一,牢固树立理想信念,点亮人生路上的明灯。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坐标、精神的动力。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理想信念是灵魂,是力量,是凝聚人心的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国家和民族,肯定是一盘散沙,注定没有希望。120年前,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究竟败在哪里?历史资料显示,绝不是败在武器装备上,因为当时北洋水师的舰炮威力不比日本舰队逊色,主要是败在斗志上、败在精神上。当时除了丁汝昌、邓世昌等少数将领外,北洋水师整体上缺乏战斗精神,人心涣散,更谈不上必胜的信念,当然就不堪一击了。相反,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武器装备远远比不上日本,但我们通过正面战场、敌后战场,通过运动战、游击战,最终打赢了日本侵略者,我们赢就赢在精神上、赢在信念上。正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始终走在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前列。“灯无油不亮,人无理想不会发光”。一个人有信念,有理想,有追求,才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强大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解决精神支柱的问题。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给自己的灵魂安个家。要努力在真学上下功夫,在真信上下功夫,在真懂上下功夫,在真用上下功夫。
    第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升人生品质。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之大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灵慰藉,携手共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归,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一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不是对西方文明的生搬硬套,而是立足中国实际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学习和借鉴,对西方文明的一种包容和超越。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努力从《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仁义礼智信等“五常”、礼义廉耻等“四维”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第三,“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开放的胸怀吸纳世界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核心价值观24字元素中,既有我国五千年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因子,如富强、爱国、敬业、诚信、文明、和谐、友善等,也包含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共创共享的文明成果,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民族的,往往也是世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全人类文明共享的价值元素的继承和提升。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但是,我们决不能只奉行“拿来主义”,还要学会分享、吸纳、融合和输出,要始终立足本土国情、立足民族传统的“根”,不仅要吸收和借鉴,更要创新和引领,不断增强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第四,爱岗敬业从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价值。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敬重并且珍惜自己从事的事业,小到个人职业,大到社会主义事业,都能专心致志,尽心尽力。敬业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价值准则,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应该用辛勤的劳动和扎实的工作践行敬业这一朴素而崇高的美德。敬业,既要有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又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情感,更要有勤业、精业的业务素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是通过从事一定的职业显示出来。敬业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在岗言岗、在岗爱岗、在岗为岗,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埋头苦干、争先创优,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业绩,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第五,虚心学习身边的典型,与做得好的人结伴同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榜样的作用十分重要。既要学习那些为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懈奋斗的模范人物,为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孜孜以求的典型人物,还有那些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要不断挖掘我们身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这次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局系统哪些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你感动?”感到可喜的是,我们有20多位同志得到了别人的点赞,频率最高的是李纪刚同志。他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在职的时候时时刻刻把工作挂在心上,凡事亲自过问,亲力亲为,不做到最好不罢休,即便是生病动手术都要把工作安排的妥妥当当才上手术台。大家一致评价他“大事面前不含糊,工作面前不懈怠,成绩面前不居功,困难面前不退缩”。在他身上,“敬业”一词表现得尤为突出。何福利同志是我局推荐到省直机关工委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先进典型。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任何时候只要领导有工作任务,他总是毫不犹豫的承担下来,加班加点、高标准完成;对待亲戚朋友更是无微不至,关爱有加,为了随时方便“穷亲戚们”来武汉求职就业,甚至在自己的家里搭起了高低床。在他身上,敬业、诚信、友善成为他个人的良好形象标识。他们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和榜样,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第六,增强规范和自律意识,彰显党员干部的人格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共产党人的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淀传承下来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始终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执政为民,始终保持秉公办事的正气、敢说真话的勇气、勇于创新的胆气,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引导人、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以模范行为和高尚品质感召群众。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群众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加入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